-

3.6万元天价欠费!广西路边停车欠费公示引热议,多地催缴“动真格”

2025-05-08

近期,广西云停交通科技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云停公司)在官方渠道公示玉林市20位路边停车欠费车主信息,其中最高欠费金额达36299元,引发社会广泛关注。


此次公示事件不仅折射出停车费追缴难题,更凸显公共资源使用的法律规范与管理秩序问题。


图片云停公司在其官方公众号发布路边停车欠费车牌公示。官网截图













事件详情













此次公示名单中,总计20位车主因欠费“亮相”,欠费金额区间从最低的17249元到最高的36299元不等。直至4月29日,记者致电云停公司客服热线了解到,目前被公示的欠费车主尚未有人主动完成费用补缴。


云停公司工作人员表示,发布欠费车牌公示、寄送律师函等催缴措施,旨在维护公共停车资源使用的公平秩序。


据玉林晚报披露,云停公司经公开招投标取得玉林市城市道路停车泊位经营权,其收费标准及流程均严格遵循地方政府定价与财政管理制度,收取款项全额上缴市财政专户。












经营合法性分析













从经营权层面来看,依据《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》,云停公司通过公开招投标程序取得玉林市城市道路停车泊位经营权,其经营行为具备合法性。


在收费管理方面,该公司收费标准严格执行《广西壮族自治区定价目录》,且资金收缴流程完全符合非税收入“收支两条线”管理制度,确保公共资源收益能全额纳入财政统筹管理,用于城市建设等公共事务。











法律角度解读














在法律关系上,依据《民法典》合同编相关规定,车主使用停车泊位的行为构成事实上的无名合同关系。


北京中闻(上海)律师事务所王维维律师指出,尽管此类合同无明确法律条文专门规定,但仍适用合同履行、违约责任等一般原则。根据《民法典》第577条、第584条,车主欠费行为已构成根本违约,停车管理企业有权主张继续履行合同、要求赔偿损失等请求权。


不过,在催缴措施的合法性上,企业需严格遵守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,在信息披露过程中遵循最小必要原则,防止因不当披露造成侵权行为,平衡好欠费追缴与公民信息保护之间的关系。












公共管理理论视角剖析














从公共管理理论角度分析,路边停车欠费问题本质上是公共资源使用中“公地悲剧”现象的体现。


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研究表明,建立动态定价机制、完善信用约束体系、优化缴费服务流程,是降低欠费率的有效手段。


国际上,新加坡的ERP电子收费系统、伦敦的拥堵收费制度,都通过技术手段与法律保障的结合,实现了停车资源的高效利用,为我国城市停车管理提供了有益借鉴。












此类事件并非个例














值得关注的是,停车欠费追缴并非玉林独有的现象。


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,2023年全国智慧停车欠费追缴案件同比增长37% ,广州、资阳、曲靖等地纷纷通过司法途径建立欠费追缴长效机制。


其中,资阳市雁江区创新采用“诉讼+信用联合惩戒”模式,将欠费行为纳入社会信用体系,对拒不履行义务的车主实施限制高消费、影响信贷审批等措施,显著提升了欠费追缴效率。












结语














路边停车资源作为公共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,按时缴费是每位车主应尽的责任。


此次玉林欠费公示事件,既给广大车主敲响了法律风险的警钟,也为停车管理企业的合规催缴提供了实践参考。


未来,随着《城市道路路内停车泊位设置规范》等国家标准的不断完善,如何在保障公共资源公平性的同时,充分保护公民权益,探索智慧化、法治化的停车管理新模式,将成为检验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尺。


编辑:钟春生

新闻来源:玉林晚报、上游新闻、红星新闻


分享